对马岛龙三一定会背叛吗-出卖白龙尾岛的人是谁

基于优秀的操作和战斗体验、绝美的视听效果、颇具新意的题材发挥等长处,《对马岛之魂》自然获得普遍好评。相较于整体优异的游戏性,其之于故事表现的评价似乎就没那么出众。上市前评测不时散见「支线平淡」、「剧情...

基于优秀的操作和战斗体验、绝美的视听效果、颇具新意的题材发挥等长处,《对马岛之魂》自然获得普遍好评。相较于整体优异的游戏性,其之于故事表现的评价似乎就没那么出众。上市前评测不时散见「支线平淡」、「剧情简单」等观点,仿佛意味着本作故事普普通通、不值得玩家期待。

许多玩家亲身实际体验后就会发现:实情并非如此。《对马岛之魂》的主线剧情的确简白单纯,没有什么意图出奇制胜的情节,但这之于一款游戏而言却并非坏事。《最后的生还者》(The Last of Us, 2013)的故事也是单纯老套,而透过精彩的演出手法和引人投入的游戏机制,仍使其成为电子游戏叙事的典范。《塞尔达传说:旷野之息》(ゼルダの伝説ブレスオブザワイルド, 2017)在简单王道的日式奇幻框架下,同样足以达成震撼人心的演出。我认为《对马岛之魂》踵继前贤,也有达到逼近于此的效果。

至于说支线平淡则更是有待商榷。本作在支线设计上,极其用心地刻划了一个个足以引人伫足沉思的故事,作为支线任务的铺垫。那些情节没有说教式的要求玩家反省道德或善恶之辩,但都成功使得支线本身更具深度和趣味性,也让玩家从更多方面来认识这片土地上的种种民情风俗,经此更为加深身在其中的沉浸感。至少就支线的叙事价值上,《对马岛之魂》其实有着不亚于《荒野大镖客II》(Red Dead Redemption 2, 2018)类此方面的表现。

特别在各个主要人物的连续性支线任务,更是各有各自的精彩、幽默、诡谲、哀伤或激昂之处,也让玩家能够更加理解这些并肩作战的盟友,而不是只当作功能性的NPC而已。结奈、坚二、石川师傅、政子夫人、典雄、百合子……,他们不仅性格特征鲜明,通过一次次的共同行动,玩家还能发现其各自复杂多样的人格,而非仅止于单一属性的角色样板。这些生动活现的人性特质,都足以令玩家感到故事真实可信,使自身更加投入其中,从而为种种情节感动、激荡、低回再三,或什至震惊胆寒。

对马岛龙三一定会背叛吗-出卖白龙尾岛的人是谁  第1张

在塑造人物和情节推演上,SP社已然透过大量的对话文本和互动,来丰富故事的细节、讲究人物心理活动变化的合理性。有时候玩家乍看之下以为突兀的情节发展,其实往往都在之前的故事中充分布局,有赖玩家细心品味。

对马岛龙三一定会背叛吗-出卖白龙尾岛的人是谁  第2张

作为一款开放世界动作游戏,《对马岛之魂》表面上看起来虽然并非是以剧情为作品的核心驱动力,但其实它的故事和演出,都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标准。包括作为主角坐骑的马匹,与之相关的情节也足以牵动玩家的情绪。说《对马岛之魂》的剧情设计为其弱项,并不是公正客观的观点。相反地,正因为本作中连一般平民百姓有关的故事也具备亮点和戏剧性,才使得众多玩家迟迟难以推进主线剧情,而沉浸在支线任务的游历之中。(再……再爬一座神社就好……)

(以下有重大剧透,请尚未攻略金田城、进入第二幕的玩家回避)

我想以龙三的转变为例,试图分析SP社在对马故事中的人物塑造和行为动机处理上,讲究细节的独到用心。

某天夜里,我的一位朋友在通过金田城、顺利推进到第二幕之后,跟我抱怨有关于龙三背叛的桥段似乎缺乏铺陈,故事之所以这样设计好像只是为了爆点而设,没什么说服力。

我的看法正好相反。龙三的行动分明完全合情合理,不只基于戏剧性的张力处理,而且是「意料之外,情理之中」、符合性格和动机的安排。光只就游戏历程中所透露的资讯,龙三至少就有四个理由转做「日奸」、成为蒙古人的走狗。这些理由可以对应到龙三的四种不同身份,分别是:「斗笠帮新任帮主」、「浪人」、「剑客」,以及「仁的童年好友」

首先是作为斗笠帮的新任帮主。龙三显然责任感强烈,在和他一起进行的任务剧情中,其不时就会提到要为帮里兄弟们寻找稳定的粮食来源。他之所以会和仁数度一同行动,也都是基于这项目的。也因此,在他们每次行动之后都未能找到粮食时,龙三于是就对「与仁共同对抗蒙古人」的行动价值产生高度怀疑:因为他最重要的目的是填饱帮众肚子,至于打不打蒙古人,对龙三来说其实无所谓。仁劝诱龙三的行动目的一次次落空,龙三也难怪会逐渐对仁失去信任。斗笠帮里已经有一些人饿到没力气,冬天也即将到来,为了越冬的准备,龙三的时间压力可说是非常之大。

而在某次任务中,从蒙古营地救出一批受俘虏的帮众之后,他自然会从那些「被俘虏时不但有饭吃,还可以唱歌自得其乐」的弟兄口中得知,赫通汗的征服方针是宽待投降的人。那直接投入蒙古麾下,以及领取针对仁项上人头的悬赏,就是当下解决斗笠帮生计的最快方法。

再来是作为浪人。斗笠帮虽然以武艺自豪,在野漂泊的现实,使得他们充其量不过是群擅长打架的罗汉脚。平时他们也许可以透过协助农家农事、或者担任商人保镖,打打零工糊口饭吃,但战争直接摧毁了这些本来就不太稳固的生计来源。况且浪人在日常一般民众眼中的观感本来就不会多好。到战时,农民连自己温饱都有问题,更不可能把米粮分给这些看似游手好闲的家伙。

同时,因为没有武家的荣誉和分封,浪人不像武士,要对封建政权忠诚、要为领地安宁负责。前任斗笠帮主之所以参与小茂田海滨的抗蒙行动,也许是怀有借此机会仕进之心,也许纯粹是基于卫国攘夷的义务精神,故事对此并未多所著墨,实际动机为何我们已不得而知。然而,在那个还没有总体战观念的十三世纪古代,战争仍是专属于贵族/武士阶级的任务。因此当仁从龙三口中听说前任斗笠帮主已在战中以身殉国,才会感到那么讶异。

虽然仁对龙三表示,在收复对马之后,可以请地头志村大人拔擢龙三,但一来口头承诺空口无凭,即便仁觉得很OK,志村大人也不见得会答应。更何况志村仅仅作为偏远边境:对马的地头,很可能也没有封赏的权限;而镰仓当局为了封建阶级的长期稳定,让浪人册封武士的可能性更恐怕微乎其微,八成会是以「于礼不符」为借口打发掉。二来,眼看蒙古大军全面肆虐,将之击退的机率趋近于零(现实当中,对马也的确是惨遭蹂躏殆尽了)。龙三把赌注压在蒙古军上,其实只是经过风险评估做出的合理决策。

第三,身为一名剑客,剑法不俗的龙三必然对自己身手充满自信,因此会想再跟仁一决胜负是理所当然的。尤其是在龙三和仁之前的闲聊中,我们得知数年前的一场比试,龙三就是因为仁下手不知轻重而难堪惨败,才失去进入武家担任护卫或剑术指导的机会,辗转成为斗笠帮的浪人。短暂的相处时间里,龙三就不止一次提起这件往事,想必他是十分的不甘心吧。龙三在后面的桥段,对赫通汗声称「仁是对马最强的​​剑客」,其实有自抬身价的用意:因为龙三也只有输给过仁而已。而经历数年,耿耿于怀的龙三经过一段时间思考,会想利用这次机会来击败最强的仁、证明自己作为剑客的价值,也就不足为怪。

那么,作为仁的童年玩伴、可以互相打屁聊垃圾话的朋友,龙三在紧要关头却如此不念旧情、不惜以打倒仁为目标,是不是有些奇怪呢?事实上,正由于龙三对仁的复杂情感,才使得他背叛的抉择更加充满人性。

前面说到,龙三曾经因为比武败给仁,而和武家公职失之交臂,从龙三就此事件的酸言酸语来看,他对于仁的不满和自卑,早在那时候便已经埋下原因。这也说明了为何他两人这几年来从未再碰面过:显然是龙三浪迹江湖,干脆避不见面了。尽管仁作为一个理想武士的化身,仁民爱物,谦和有礼,从来不会因为身份而轻贱任何地位低于他的人,龙三却很难不因为出身的缘故,而认为自己在仁的面前低人一等。

对马岛龙三一定会背叛吗-出卖白龙尾岛的人是谁  第3张

另一方面,仁虽然是个好人,以武士自矜贯彻四维八德的德目生活着,僵化的武家教育则没能够让他成为善体人意的人。所以当他从龙三口中听到当年比武落败的抱怨时,很直接说出:「你当时应该跟我说的,我就会请舅舅帮你谋个职位啊。」此番说词虽然是好意,但实在太过笨拙。这样鲁直的回应,也许又再一次刺伤龙三的自尊心吧。不只是伤到他作为剑客的自尊,也伤到他作为仁的朋友的自尊。

投身外来的蒙古势力,于是成为了龙三意图超越仁的契机。「不必靠仁的关系说情施舍,我龙三一样能成就一番事业」——大概他暗自是这么想的。于是,在生计、名利、尊严等等压力内外交迫下,使得龙三进退失据,才转而投诚异族,落入了蒙古征服者「以夷制夷」的策略之中

除去为了养活斗笠帮众的外在动机,或许,龙三想要的,只是希望能和仁平起平坐,彼此成为他心目中「真正的」朋友。可惜这一切都在其拔刀相向之后,终归是遥不可及的空想。

金田城下,水灯幌漾,故友反目,刀影寒光。这是《对马岛之魂》第一幕最震撼、也最令人心痛的一节。

整段游戏流程中,龙三登场的时间其实并不多,但多亏SP社编剧有意识地透过对话和人物互动,自然地镶嵌大量细节,赋予角色深度刻划,才得到如此人性化又韵味无穷的演出。在《对马岛之魂》大大小小的故事里,类似这样就人物性格复杂的动人描写,可说是所在多有,有赖玩家用心发掘,细细咀嚼,必然能从中得到更多体悟,和余韵无穷的情感震荡。

上一篇:西游之路兑换码在哪兑换-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礼包激活码
下一篇:剑与远征卢克雷蒂娅怎么获得-剑与远征值得培养的英雄排名最新

为您推荐